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激光点云

案例展示二

发布日期:2020-09-11 11:33:17 浏览次数:

倾斜摄影在智慧工地中的作用

倾斜摄影技术通过‌多角度影像采集与三维建模‌,为智慧工地提供高精度、可视化的数据基底,结合BIM、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其核心作用如下:


一、‌全要素三维实景建模

  1. 高精度场景还原

    • 无人机搭载五镜头倾斜相机,采集工地多角度影像(分辨率达2-3cm),结合ContextCapture等软件生成毫米级精度三维模型,完整呈现建筑结构、施工机械、材料堆场等细节‌13
    • 模型支持360°视角观察与空间量测(如距离、面积、体积),辅助管理者掌握现场全局布局‌14
  2. 动态数据更新

    • 定期航拍生成多期模型,对比施工进度与设计方案的偏差,自动识别未按计划完成的区域(如滞后楼层浇筑或管线埋设)‌13

二、‌施工进度与质量管理

  1. 进度可视化监控

    • 通过三维模型标注施工计划节点(如主体封顶、设备安装),结合多期模型对比,生成进度偏差热力图,预警延期风险‌36
    • 支持远程调阅模型,减少现场人工巡检频率‌13
  2. 隐蔽工程验收

    • 基于模型量测地下管线埋深、桩基垂直度等参数,结合BIM模型验证施工精度(如钢筋间距误差≤5mm),确保隐蔽工程合规性‌56

三、‌安全风险智能管控

  1. 危险源识别与预警

    • 模型标注临边防护缺失、高空坠物风险区等隐患,结合AI算法实时监测人员越界行为(如未戴安全帽进入危险区域),自动推送告警信息‌16
    • 分析施工围挡范围与交通流线冲突,优化临时道路规划,降低交通事故概率‌67
  2. 应急响应支持

    • 事故发生后,通过倾斜摄影模型快速定位事故点(如坍塌区域),调取周边设施数据(如消防通道、救援设备位置),辅助制定应急方案‌37

四、‌协同设计与方案优化

  1. BIM与实景融合验证

    • 将设计BIM模型叠加到倾斜摄影实景底图上,验证建筑高度、外立面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避免设计冲突(如日照遮挡或视线干扰)‌56
    • 模拟施工机械作业半径与临时设施布局,优化场地空间利用率‌56
  2. 施工方案预演

    • 在三维模型中模拟塔吊吊装路径、混凝土泵送范围等复杂工序,提前发现碰撞风险(如塔吊臂与高压线距离不足),减少返工‌56

五、‌环境与资源管理

  1. 扬尘与噪音监测

    • 结合模型标注扬尘监测传感器位置,实时显示污染扩散范围(如PM2.5浓度超阈值区域),联动喷淋系统自动降尘‌15
    • 分析材料运输路径与堆场容量,减少二次搬运造成的噪音污染‌56
  2. 资源消耗统计

    • 通过模型量测土方开挖量、混凝土浇筑体积等数据,对比设计用量与实际消耗,生成资源浪费分析报告‌56

六、‌数字化资产与运维支持

  1. 竣工模型存档

    • 将竣工实景模型与BIM模型融合,形成“数字孪生”资产库,支持后期运维查询(如管线维修定位、设备更换记录)‌56
  2. 多系统数据协同

    • 倾斜摄影模型与物联网、GIS、项目管理平台联动,实现人员定位、设备调度、环境监测等数据的统一可视化展示‌15

技术优势对比

传统工地管理倾斜摄影智慧工地方案
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1全场景自动化监控‌13
二维图纸易产生理解偏差‌
三维模型直观决策支持‌56
隐蔽工程验收误差大‌5毫米级精度验证施工质量‌57

通过‌三维可视化、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倾斜摄影技术将智慧工地的管理效率提升40%以上,同时降低15%-20%的施工成本‌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