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五
发布日期:2020-09-11 11:34:14 浏览次数:
倾斜摄影生成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的过程可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建模与优化三个阶段,具体流程如下:
一、数据采集阶段
航飞规划与参数设置
- 根据施工现场范围和地貌特征,规划无人机航线,设定飞行高度、速度、重叠率(航向/旁向)等参数,确保影像地面分辨率和覆盖度满足建模需求68。
- 采用多镜头倾斜摄影系统(如五镜头相机),从垂直和倾斜角度同步采集影像,获取建筑物顶面及侧面高分辨率纹理16。
像控点布设与测量
- 在施工现场布设像控点,选择交角良好的线状地物交点或明显地物拐角点作为刺点位置,确保易于识别且高程变化小46。
- 使用GNSS网络RTK技术联测像控点坐标,并通过展点检查消除粗差,为空三加密提供高精度控制数据46。
二、数据处理阶段
影像预处理
- 对原始影像进行匀色、对比度调整等处理,缩小色调差异,保持地物色彩真实性46。
空中三角测量(空三加密)
- 通过影像特征点提取、同名点匹配及区域网平差,解算影像外方位元素,建立影像间的几何关系56。
- 结合像控点坐标优化空三结果,提高模型精度46。
密集点云生成
- 基于多视影像匹配技术,生成高密度数字点云数据,构建TIN(不规则三角网)模型68。
三、建模与优化阶段
三维模型重建
- 使用ContextCapture等实景建模软件,导入影像和点云数据,自动生成带纹理的三维网格模型12。
- 软件通过自动纹理映射技术,将影像纹理贴合至三角网表面,还原真实场景56。
模型质量检查与修复
- 检查模型是否存在空洞、错位或纹理拉伸等问题,必要时通过手动修饰或补充采集数据修复47。
数据导出与应用
- 将模型导出为OSGB、OBJ等格式,支持BIM+GIS集成、施工进度模拟等智慧工地应用78。
关键技术要点
- 多视角影像融合:通过垂直+倾斜影像组合,解决传统正射影像侧视纹理缺失问题16。
- 点云与影像协同建模:结合点云数据(如激光雷达)提高复杂结构(如脚手架、钢筋网)的建模精度26。
- 自动化建模工具:ContextCapture等软件大幅减少人工干预,提升建模效率16。
通过上述流程,倾斜摄影技术可高效生成高精度、高真实感的施工现场三维实景模型,为智慧工地管理提供可视化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