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展示四
发布日期:2020-09-11 11:33:54 浏览次数:
倾斜摄影技术在道路维护管理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实景建模与智能分析,显著提升了病害检测、资产管理和应急响应的效率,具体应用场景如下:
一、道路病害智能识别与评估
路面破损快速检测
- 通过无人机定期巡检采集高分辨率倾斜影像,结合AI算法自动识别裂缝、坑槽、标线模糊等病害,生成以桩号为基础的标准化病害报告,指导精准养护作业28。
- 三维模型支持病害空间定位与等级划分,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时期模型数据,量化裂缝扩展趋势或坑槽深度变化27。
边坡稳定性监测
- 利用倾斜摄影构建边坡三维实景模型,结合地质数据模拟滑坡、塌方等风险区域,提前制定加固方案27。
- 通过多期影像对比分析,监测边坡位移或植被覆盖变化,评估水土流失对道路安全的影响26。
二、三维实景模型辅助决策
数字孪生与可视化协同
- 构建道路及周边环境的三维数字孪生底座,集成GIS、物联网传感器(如温度、湿度)数据,实时展示道路状态与环境参数,支持养护任务动态调度8。
- 在模型中标注历史维修记录、管线分布等信息,为应急抢修(如管道破裂、路面塌陷)提供空间参考78。
改扩建与修复方案优化
- 针对既有道路改扩建需求,通过倾斜摄影生成高精度BIM模型,提取道路边缘线三维坐标,快速拟合新旧路线衔接方案,减少施工误差7。
- 模拟不同修复方案(如铣刨范围、材料用量)对交通流的影响,评估成本与效益78。
三、资产管理与数据归档
基础设施数字化建档
- 将道路全生命周期(设计、施工、运维)的倾斜摄影模型与BIM数据整合,形成可追溯的数字化档案,便于后期维修责任判定与工程量核算78。
- 结合三维模型自动统计护栏、路灯等设施数量及位置,生成资产台账68。
养护工程验收与展示
- 通过倾斜摄影模型对比设计图纸与竣工成果,核查标线施划、边坡防护等是否符合标准,辅助验收决策7。
- 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养护成果可视化展示(如修复前后对比),提升公众沟通透明度78。
四、环境与交通协调管理
路域环境监测
- 结合倾斜摄影模型分析扬尘、积水等环境问题分布,优化清扫车、排水设施部署68。
- 识别非法占道施工或违规广告牌,通过模型坐标定位快速执法26。
交通设施智能巡检
- 基于高精地图与倾斜摄影数据,实现交通标志、信号灯的数字化巡检,自动识别褪色、遮挡或损坏问题18。
- 模拟交通流与设施布局的匹配性,优化信号灯配时或车道划分方案17。
总结
倾斜摄影通过三维实景建模、多源数据融合与AI分析,推动道路维护管理从传统人工巡查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型,实现病害早发现、资源精配置与风险可预控26。